凉皮店的取名|这位70后白发老板一出场,郑州三代人的味蕾被唤醒-九游会j9娱乐平台

凉皮店的取名|这位70后白发老板一出场,郑州三代人的味蕾被唤醒

作者:佚名更新时间:2022-10-09点击数:

最近,有一家新开的点心店,引起了我的注意。

不是因为它开业一周就登上郑州美食榜top1,并盖过外地网红“kumo kumo”、“泸溪河”,成为郑州面包甜点top1。

而是因为很多评价中都在说的一个名字——老梁。

对于郑州的70、80、90后来说,他们的第一次泡吧、第一次约会,吃的第一口披萨、意面、欧包,都是在老梁的店里。

他引领着他们,追寻一种更小资的生活方式。

可能很多年轻人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,但见到过他的人,总会被他身上自带的艺术气质所吸引,私下里偷偷称他“郑州许知远”。

1970年出生的他,一头黑白夹杂的长发,戴一副黑框眼镜,穿皮衣牛仔裤,手上叼一支烟,神情严肃、眼神深邃。

老梁供图

你很难把他的形象与一个老板联系起来,但又觉得当他往店里的那面郑州老照片玻璃墙一站,又觉得很对味。

只有他这样的郑州土著,才会在一家年轻人往来的店里,挂满比他们年纪还大的郑州老照片。

新店里满墙的郑州老照片

老梁就是梁卫东。从郑州90年代的第1家「红蚂蚁酒吧」,到郑州第1家披萨店「比萨利」,再到陪伴郑州人最久的意大利主题餐厅「托斯卡纳」、曾风靡郑州的「56°cake」花盆蛋糕,到如今的「觉醒」,它们的老板都是梁卫东。

老梁供图

梁卫东身上有很多标签,郑州文青鼻祖、郑州西餐拓荒者、郑州面包教父...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卖面包的老梁。

在和老梁交谈的那3个小时里,他斜靠在餐椅上,回忆着20多年来跌宕起伏的创业史,讲述在他的见证和参与下,郑州人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,中间起身抽了3次烟,接了4个电话。

我惊讶于他总是先于市场的敏锐感知力,和死磕产品的坚持,以及与他年纪不相符的,对市场潮流和年轻人需求的无限理解和靠近。

网红,可耻吗?

见到老梁时,他正站在「觉醒点心行」一侧,和短视频平台的推广专员谈合作,双手抱胸、表情严肃。这是一家新店,需要让更多人知道。

餐饮界有个魔咒——一旦某家餐厅成了“网红”,那可能就是下坡路的开始,以至于很多店,尤其是追求格调的店,并不希望和“网红”这个标签扯上关系。

但老梁看得很透彻。这是一个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的时代。年轻人的品味越来越高,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严格,要原材料好、要好吃、颜值要高还要性价比。

这也是一个“不长情”的时代,商场负一楼总是人潮汹涌,排长队,让人眼红,但是更新换代也很快。

微店取名 微店起名字_凉皮店的取名_魏家凉皮马驹桥店

只要有新店上得够快,“死”去的那家很快就会被遗忘,又有几个人关心呢?

所以在这个互联网 的时代,必要的推广有助于一家新店打开市场,但能不能扎根还在于产品本身。

“我也听说有的网红店会雇人排队、水军刷好评等,但我绝不会,这是我的底线”。

老梁说,他的手段仅限于借用流量提高产品曝光,至于其他的全部交给市场和客人,他对他的东西有信心。

新店开业那几天,老梁几乎天天泡在店里,做好品控,同时也会收集顾客的试吃反馈,及时调整配方比例。

他也会关注各个平台消费者的评价,不止是关于产品口味,还包括服务、环境卫生,如果发现问题,即刻在员工群里质问怎么回事。

在老梁看来,网络推广和以前的电视广告、报纸广告并没有什么两样,只是媒介不同,最后能留住顾客的还是味道。

他不介意自己的店被贴上“网红”标签,但也绝不会满足于做一家“网红”店。

而且,说到底,过去的20多年,他开的每家店如果搁到现在,几乎都能称得上红遍郑州的“网红店”。

红蚂蚁酒吧、比萨利披萨

梁卫东创造的“郑州第1”

1994年,24岁的老梁从公司辞职,决心“下海经商”。

在郑州外贸系统一家公司工作的他,所在部门主要负责陶瓷餐具出口。在这里,老梁有机会认识外国客户,接触到西方世界。

在那个世界,吃饭不只是为了吃饱,还要讲究餐具的风格、食物的营养搭配、用餐氛围,让他感觉到新鲜又好奇。

老梁供图

喜欢上西餐的老梁,不满足于只是看看而已,他决定辞职,在郑州大地上造出点“新花样”。他辞了职,拿着母亲给的几万块钱,开启了他的“追梦之旅”。

不过第一家店他选择开「红蚂蚁酒吧」,却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。

那时候的郑州,连酒吧是什么都不知道。所以他去工商注册时,“酒吧”俩字都不让用,最后只能改成“啤酒屋”。

酒吧开在优胜南路省体育馆南门,40多平米、大红色墙面、黑白画笔下的冷峻女人,显眼又前卫。

老梁供图

“红蚂蚁”很快就成了郑州最早那批文青的聚会点。他们在店里搞读书沙龙、聊音乐,就着只有英文歌的背景音乐,不亦乐乎。

但这也没能让“红蚂蚁”真正地“红”起来。路过好奇的人很多,进店喝酒的人却很少。

微店取名 微店起名字_魏家凉皮马驹桥店_凉皮店的取名

店里以进口啤酒为主,科罗娜、喜力、百威都有。朋友们来了或者和顾客聊得投机,他大手一挥,一句“我请了”,大家都开心。

老梁供图

只是到了月底盘点的时候老梁就开心不起来了,酒喝光了,朋友也交了,但是钱没挣来。老梁为了强撑里子和面子,想过一些“歪招”。

比如,请不起进口啤酒,又拉不下面子来让朋友掏钱,他就在柜台下藏一捆本地奥克啤酒,酒杯空了,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抽出一支倒上,再迅速放回去,和朋友们心照不宣地看一眼。

老梁供图

比如,生意特别难的时候,晚上开酒吧,白天在门口支个牌子,卖早餐。菜单上也不是胡辣汤、馒头,而是从进口超市买回来牛奶、鸡蛋和面包,做了煎蛋和三明治。

结果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。

“红蚂蚁”酒吧在维持了一年半后,因拆迁而关门,老梁的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。

这对老梁打击很大,店关门后的那半年,他没有上班,而是在总结教训,寻找他的第二次机会。

老梁供图

一次去北京的机会,老梁第一次吃到了必胜客。当时必胜客凭借新潮的西餐模式,在北京迅速获得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,快速扩张,生意很好。

而在郑州,只有当时的皇冠假日酒店内有一家叫妈妈咪哑的意大利餐厅,里边有正宗的披萨,但大部分多数郑州人并没什么机会吃到。

从北京回来后,老梁就开始筹备第二家店,也就是在这家店,他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,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切诺基吉普,并尝到了成功的滋味。

1997年,郑州第1家披萨店「比萨利」在纬一路开张了。这回开张大吉,生意一天比一天好。

一开始,很多人到店后会指着菜单上的披萨问我:老板,这个披萨,是啥玩意儿?

老梁供图

但,可能因为郑州人天生的亲“碳水”基因,比萨利的人气越来越高,周末高峰期需要排队的时间越来越长。郑州很多人吃的第一口披萨,就在比萨利。

从老梁决定做西餐起,他对食材的标准就很高。

进口面粉、上等芝士、顶级比萨酱和新鲜的馅料,饼底每天现做自然发酵,味道正宗,所以当时郑州很多留学生都是店里的常客。

老梁供图

郑州的70后、80后们在这里聚会、约会、求婚,过情人节、万圣节、圣诞节,留下了无限青春。

即使之后郑州冒出来了其他西餐厅,但这里仍然是他们的“最爱”。

图/@比萨利意式休闲餐厅

当问到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成功了,老梁至今清楚记得,有一个晚上,顾客都走了,他留了一盏灯,在店里清点收银的时候,把一张一张10块钱的人民币捋好,厚厚一把对折后往裤兜里一装的时候,是他人生第一个高光时刻。

图/@比萨利意式休闲餐厅

从巅峰到谷底,膨胀的10年

比萨利之后,尝到了成功的“甜头”的老梁,开始马不停蹄做更多的尝试,但一直没有跑出“西餐”这条赛道。

2005年,老梁在未来路上开了一家意大利乡村主题餐厅「托斯卡纳」。

托斯卡纳是比萨利的延申,老梁投入了200万,面积更大,意式风格更明显。暖黄色的门头、色彩斑斓的装修、传统的果木砖窑披萨烤炉,在郑州也算独一家。

图/@托斯卡纳意大利餐厅

在当时只有迪欧、上岛这类中西简餐厅品牌的郑州大街,这家有着全郑州最正宗的意面、充满情调的餐厅赢得了年轻男女的欢心。

图/@托斯卡纳意大利餐厅

店里经常举行爵士音乐会、亲子活动,会在世界地球日关上灯,客人们吃着烛光晚餐,还可以看投到墙上的电影。

这些新潮的方式,让托斯卡纳成为年轻人们约会、年节里举行派对的最好选择。

之后,老梁又把「托斯卡纳」开到了郑州更多地方。

图/@托斯卡纳意大利餐厅

2009年,老梁把托斯卡纳店里的一款花盆蛋糕独立出来,创立了新品牌「56°cake」。

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崛起的红利,他专门做线上团购,在外卖还没有成熟起来时,郑州人已经可以线上下单、等送货上门,产品上线第一天就卖出了1000盆。

图/@56°

栩栩如生的蛋糕花,加上一个能真正种花的花盆,高颜值又独特实用,很快风靡郑州。

最火爆的时候,老梁的花盆蛋糕在全国有40家加盟店,包括我在内的很多90后应该都去打卡过。

魏家凉皮马驹桥店_微店取名 微店起名字_凉皮店的取名

也是在这之后,老梁看到了甜品和面包在郑州市场上的潜力。但“花盆蛋糕”这个单一品类的甜品,生命周期始终是有限的。于是老梁开始闭关研究烘焙,反复打磨研发新品。

图/@56°

自认为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和资本之后,老梁不再满足于郑州乃至河南市场,他想回到比萨利萌芽的地方——北京,去迎接更大的挑战。

2015年,老梁把56°cake带去了北京,开了4家店。虽然市场反应不错,也在盈利,但北京高昂的人工成本和租金,让运营成本不堪重负,整体还是亏损。

在强撑了一年后,他“逃”回了郑州。

图/@56°

去北京这一趟,老梁赔了300多万。更让他没想到的是,郑州的几家店此后相继出现问题,接连闭店。

2016年,因为土地属性问题,「比萨利」这家开了近20年的店,不得不宣布关门。

也在同一年,「托斯卡纳」因为店面产权争端问题,不得不关门。

老梁供图

老梁只能接受。这两家店不仅是郑州人关于披萨、关于西餐最初和最深刻的记忆凉皮店的取名,也是老梁从20多岁到40多岁最长情的经营。

不是因为经营不善关门,是老梁最大的慰藉,也是最大的遗憾。

图/@比萨利意式休闲餐厅

直至今天,以前经常光顾的朋友,会突然询问老梁的近况,发来以前的旧照片追忆时光,并问一句:什么时候把比萨利再开起来?

2005-2016年,这是老梁的店疯狂扩张的10年,也是他登上山峰后又跌到谷底的10年。

老梁绕了很远的路,花了10年的时间,才想明白,他并不适合做大规模的商业扩张,只适合做一个靠谱的产品经理,而那个产品就是——面包。

面包点心,疗愈人心

从北京回来后,老梁退出了所有以往参与的品牌和项目,和他的店一起,销声匿迹了。

2018年12月24日晚上23:10分,老梁在停更了9个月的个人微博上,发了一条动态:我觉得在平安夜复活还是有点仪式感的。

当天下午,龙湖里的“半丘”开业,身为主理人的老梁现身了,头上多了些白发,但还是那个长发、皮衣、牛仔裤老梁。

魏家凉皮马驹桥店_凉皮店的取名_微店取名 微店起名字

老梁“复活”了,选择了他钟爱的烘焙。烘焙这件事,老梁已经干了15年了。

从他的第一家「托斯卡纳」到「56°cake」、「56°」、「托斯卡纳烘焙厨房」,再到后来的「半丘」、现在的「觉醒」。

老梁供图

这两年,经过几轮疫情的考验,老梁更庆幸,自己选择了面包。

突如其来的疫情,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。各行各业踩下了“急刹车”,餐饮业更是进入了“寒冬”。人们的生活半径被缩小,社区购物成为最便捷高效的方式。

但老梁的面包店却从中找到了一线生机。

疫情期间,采购不方便、被困在家里大练厨艺的郑州人,吃腻了自制凉皮,迫切想吃一口香甜的面包。

无需堂食、适合外送,面包店也成为疫情下,最能扛得住冲击的店。

老梁供图

面包店的微信群从1个到10个,下单的客人从几百到几千,营业额比疫情之前相比更是成倍增长。

老梁的面包,让他撑过了疫情的难关,他也尽力用自己的面包疗愈“涝疫结合”下郑州人焦虑的心。他说:只要活着,我们就尽一点绵薄之力吧。

暴雨后,老梁把店里现有的300个面包送到救援队/老梁供图

疫情期间,老梁为医护人员送去面包/老梁供图

生活再难,不过一日三餐。

在新店门口的玻璃上,印着几个大字“为郑州多用点心”,这不止是一个文字上的巧合,而是老梁从「红蚂蚁」到「觉醒」,25年不改的初心。

老梁和西餐打交道的20多年,亏了几百万,卖过1套房,攒了几万粉,在70、80、90后的青春里,留下了很多浪漫的记忆。

采访最后,我问他,网上一些人说“如果郑州是美食荒漠,那梁卫东就是是那个拓荒人”,你同意吗?

他笑着说,“首先我不觉得郑州是美食荒漠,我可以拉出一长串值得去且我常去的好吃清单推荐给你们,所以我也就谈不上是拓荒人”。

“我只是比一般人更有机会接触到一个可能更前卫的世界,并抓住机会将那个世界里的美好移植到我这个世界”。

作家林语堂曾说:“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,不是宗教,也不是学问,而是吃。”

这和老梁一直认同的“面包是一种宗教”不谋而合,而他就是那个虔诚的修行者,希望做出最好的面包给大家。

我又问他,你说「觉醒」是你最后一次创业是真的吗?他笑笑没有正面回答。直到昨天,他给我发来了一些比萨利时期的老照片,并说了一句:明年有合适机会把它重现出来。我就知道答案了。

就像他在微博简介上写的“一个天马行空而又踏实的水瓶”,感性与理性并存,但永远不会停下。

以上为爱亲子网用户投稿整理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")); document.write(unescape("")); } // 引入jquery开关,下面这行代码请勿删除! console.log('ey_is_jquery');
加载中~
热门排行
推荐图文
热门标签

亲子网 | 亲子网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分享,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,让知识获取更便捷!

免责声明 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!

j9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copyright © 2012-2021 eyoucms. 易优cms 九游会j9娱乐平台的版权所有

网站地图